机制、资金、师资 高中教育如何突破困境
区域差异明显、学校债务负担沉重、教师编制紧张——
高中教育如何突破困境
2014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6.5%,已经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是党的全会第一次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
从基本普及到普及,这中间需要怎样的跨越呢?11月11日,教育部专门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的意见,研究落实五中全会精神。
机制之困:
区域间差异明显、高中债务重、未建立生均拨款制度
高中阶段发展在区域间的差异明显。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何浩用一组数据来表明即使在同一省域内,差距依然不小——
全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2014年达到88.01%,比2010年提高了12.01个百分点。分市州来看,地区间差异较为明显,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成都、绵阳、眉山,毛入学率分别为126.23%、118.16%、102.00%;甘孜、凉山、阿坝毛入学率较低,分别仅为32.06%、38.54%和45.89%。
“前者反映了学生的大量流入,后者则反映出民族地区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何浩说。
让教育管理者头疼的,还有投入不足、债务重和大班额等问题。
在山东,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保持在96%以上。“但高中学校规模普遍偏大,50人以上大班额数占比高达74%,高中学校债务负担沉重。”山东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表示。
在四川,其中56人以上的大班1.44万个,占全省总班数的55.8%;大班额中66人及以上的超大班6132个,占全省总班数的23.76%。
何浩说:“2011年,四川省审计厅对全省高中债务进行了清理,截至2010年底,全省普通高中学校未偿还债务共计94.31亿元,涉及学校520所,校均负债1400万元,最高的达到2.3亿元。”
目前,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教育、普通本专科教育均已建立了生均财政经费或生均财政公用经费拨款制度,明确了拨款标准,只有普通高中未建立生均拨款制度。
贵州教育厅副厅长李奇勇建议,国家应出台普通高中生均培养成本最低和最高标准,以便各省制定普通高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标准并调整收费标准,合理分担学生培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