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应对常态化下公共治理的深刻变革(4)
有人说“民主可能不只有票决民主这一种形式”,也许随着时代的进步会有新的互联网民主形式出现,但不管怎么说,不同行政部门网络舆情应对的常态化都意味着一种公共行政方式的深刻改变。
问题6:互联网时代是不是也应该利用、合理利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信息监测呢?
郑中华:是的,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新媒体的发展,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多媒体传播渠道为所有人打开了大门。但同时也造成了信息过载,截止2015年6月份,我国域名总数为2231万个,其中“.CN”域名总数为1225万个,超过德国成为全球注册第一的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357万个,网页数量突破2000亿。
与此同时,一些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可能正是由于一些政府部门舆情监测不到位,负面信息发现不及时,对突发事件危机的爆发知晓滞后,导致在突发事件舆情形成初期官方舆情失声,错过舆情解决的最佳时机。在这种情况下,要及时了解网络民意表达,现有仅靠人工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已不可能,需借助专业的舆情监测软件,采集分析梳理。
问题7:互联网发展,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量不断增加,但在人员配比一定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呢?
郑中华:互联网时代,各级政府部门网络舆情应对的方式和手段也在不断与时俱进,通过采购舆情监测软件、舆情监测服务外包的方式进行舆情监测,但是近期随着政府社会治理现代化,采购的观念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加之政府部门人员配比严格,网络环境复杂多变,在这种形势下,可以适当转变采购观念,由采购设备到直接采购舆情服务。加之,目前我国舆情行业发展逐步走向成熟,舆情分析师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也在不断完善,第三方企业的网络舆情的监测服务在大大降低政府成本同时也可以带动产业发展和人员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