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第二中学毕业证样本(11)
来源:高中家园网
杨爱华老师指导112班学生邓丽君上街道,走访城市居民,走访卫生部门,利用图书资料、上网查询观看影视资料,搜集信息,撰写出《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与处理办法》,获市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雷九生老师指导115班学生周冠荣上挂榜山林场,调查祁阳小鲵的生态环境,收集有关数据,完成了一篇详尽的调查报告——《清明时节话小鲵》发表在永州日报上。指导学生周冠荣上椒山桔园调查椒山桔园的黄土,写出对黄土有机组成部分进行化学分析的小论文——《椒山黄土里的水为何有点甜》,获市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刘安明老师指导122班学生杜鹏,观察金鱼缸里的水草,发现水草上往外冒出气泡,这些气泡的成分是什么?怎么去鉴定它们呢?他要同学们开动脑筋思考,运用物质燃烧的条件去进行鉴定,发现不都是氧气,有一部分是一般的空气。撰写出了《水草上冒出的都是氧气吗?》小论文,获市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
2005年陈俊志老师指导131班学生文姣到湘江岸边、家乡的水库、塘坝采集水样、调查水质、访问有关工作人员,了解到第一手资料,写出了调查报告《家乡水资源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性学习案例获市一等奖。
文艺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文化艺术,以跳“忠”字舞,唱毛主席语录歌,演革命样板戏为主要内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艺术教育受到重视,且形式多样,歌咏比赛、文艺汇演,不但活跃了校园文化,展示了青少年的风采,而且促进了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2002年3月学校以地名白沙的沙沙藏金,浯溪的水水含情为内容,自编校歌《校园前程似锦》,唱响整个校园,激励莘莘学子,刻苦攻读,凭智慧敲开科学的大门,担负起时代的重任。同时开展“革命歌曲大家唱”活动,经常向学生推荐历史歌曲、优秀民歌、健康的流行歌曲、组建文艺队,培养音乐骨干,举行班级歌咏赛和班级文艺汇演,使一大批文艺爱好者脱颖而出。1990年起,全县每三年一届的中小学生艺术节和每年的祁阳县春节文艺汇演,蔡金枝老师指导的学生舞蹈《傣族娃娃上竹楼》、《走进春天》、《天地喜洋洋》、《中国朝前走》等均获奖。1999年祁阳县首届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电视大赛获一等奖。2005年12月30日,祁阳县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学生邓洁琼独唱《绿荫》和63人参演的民族大联唱《希望》同获一等奖。学生参加市级以上的声乐、音乐、舞蹈比赛,获省级奖5人,市级奖8人。
体育
文化大革命时期,体育课被取消,以军体课代之,以队列刺杀为唯一教学内容,发展到以劳动代替体育的不正常地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学校体育工作走上正轨。其根本任务就是,增强学生体质,学会技术。1999年体育老师在86班教“前滚翻”时,先在垫上放一个长方体和一个篮球,要同学们推动,长方体一动即止,篮球则连续滚动。问学生人在垫上翻滚,应当怎么做?同学们立即明白了“把身体缩成球一样”,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屈成团”的动作要领,不到五分钟学生基本上明白了技术要领,教师按男女分开教学,按体质分组练习,使“容量大”的“吃得饱”,“容量小”的“受得了”,大家从不同角度,不同起点得到提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