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规模效应丢失内涵 学生成试验品
大学的迅速膨胀,让身体走在了灵魂的前面,高校的硬件设施可能搭建了起来,但包括师资、专业课程等在内的软功夫尚没有练好
扩招后的新专业,总要有学生来上,如果没有一个严格的“准入门槛”,这些学生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试验品
抢来的学生再好,也是高中的产物,作为大学,究竟有无尽到认真培养的义务
7月上旬,大学考试季,一个本属于收获的季节,但对北京一所211高校的学生杨柯来说,她所收获的却是一个大问号——大学究竟能教给我们什么?
回顾过去一个学期的学习,杨柯感到“十分失望”。专业课上,老师讲课照本宣科,授课内容乏味,提不起学生的任何兴趣,课下师生也基本没什么交流,等等。近日,她将这些失望写了出来,并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编辑部。
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随着大学教育的“饼”越摊越大,大学教育质量下滑问题日益突出。然而,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发现,尽管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现实是,部分大学的本科教育质量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杨柯告诉记者,其所学的传媒专业,公共关系是一门必修课,上课时老师颇有兴致地播放起了上世纪80年代的一部电视剧《公关小姐》,而这部所谓的教学视频,却是上个世纪90年代新闻专业学子的“教材”。杨柯问,这样一门需要紧跟时代步伐的课程,为何让学生来看一部几乎和自己同龄的老片子,还占用大量时间?
好学校里的差专业
杨柯的不满,首先源于一种“剪刀差”心理。
她所在的高校,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其主流优势学科是经济类专业,而杨柯所学的新闻专业,因为刚开了5年,又和经济类专业没有直接关系,自然就沦为弱势专业。其结果就像她在信里所说的,对于传媒专业,即将升入大三的她们,目前尚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和系统的理解,相关的实习、实践等资源同样十分匮乏。
更为重要的是,她发现,以她和班里其他同学的高考(成绩,上一所同等层次的高校,并非难事,而其他高校的传媒专业,无论是设立的时间,还是师资队伍,都有明显的优势。
无独有偶。刘岩本科曾就读于东北某理工科院校,学的是法学专业,很明显,也是学校里的弱势专业。刚入校时,对于学校里那些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刘岩颇为羡慕——他们的学生基数大、声势也大,且有众多“大牛”的老师,带着学生做项目和研究,而刘岩所处的学院,则有一种高校里“冷宫”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