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规模效应丢失内涵 学生成试验品(3)
他曾经听到一些说法,认为这是发展中的问题,但在他看来,扩招后的新专业,总要有学生来上,如果没有一个严格的“准入门槛”,这些学生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试验品,回过头砸的依然是高等教育的牌子。
这位70后副教授依稀记得,大约在10年前,一条《广东省一年新增本科专业近200个》的新闻,引起他的关注。那一年,他刚刚走上教师岗位。他从新闻里看到,广州一所农业高校的在校生规模2001年是9115人,2005年增加到26629人。1998年扩招以前,该校有27个专业,2003~2006年每年都新增专业9~13个,2006年专业总数将达到80个。
“这种速度快得有些可怕”。更让他有切身感受的是,“教学任务量加大”。那时,包括新闻专业在内的文科类、商科类等培养成本低的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大学遍地生长,相比之下,他所在学校的新闻教育,已是国内翘楚级的水平,但他依然要承受“师生比例有些失衡”的压力。
大学可否少去抢生源,成为安静的象牙塔
正如著名学者郑也夫今年年初在一个论坛上所说:“我们的大学扩招了7倍,一些高校因为扩招教学质量急剧下滑,培养的人绝对不如过去,这绝不是说呼吁教师们提高敬业态度就能将三本二本乃至一本的教育水平提高的。”
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在1999年之后,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中不少加入了扩招大军。这些新开设的专业,有的属“混搭”,将学校优势学科与人文、社会、语言类学科“混搭”,例如医科类大学的医学英语,外语外贸类大学的英语新闻,财经类大学的财经新闻等,有的则纯属跟风,开设一些学校原本不具有师资力量的热门专业,这里面以一些理工科院校开设法律、经济等专业为甚。
在这新开设的专业中,记者发现,其专业教师在学校教师队伍中占比不高,处在1%~5%的区间里,教授更是属于这些“人烟稀少”专业里的“稀有品种”。相应的,专业的教研室数量少,由于成立年份较短,这些专业的研究团队尚未成型,不少院系主要依托学校原有的相关学科力量发展,对应的硕士点、博士点也没有建立起来。
这样的局面,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改观,但也逃不出“马太效应”的规律,这是西南一所211高校老师王晨阳(化名)的判断。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和学生的感受一样,在一所大学的弱势专业领域任教,受到的局限更多——几乎得不到本领域的期待和重视。
一次法学研讨会,教授法律专业的王晨阳准备注册参加,并提交论文,结果对方并未通过他的注册。王晨阳电话沟通后才得知,原来对方并不清楚他所在的学校开设了法律专业,“根本就想不到我们这样的工科院校有法学专业,以为是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