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澧南中学毕业证样本(8)
?一、定叫垸貌换新颜
?澧南垸历史悠久,至今犹存的隋代松州故城遗址,已历尽?1400多个春秋。然而,澧南筑堤建垸的历史却不到300年。据澧南水电站收集整理的垸史资料载:澧南筑堤建垸,始于清雍正元年(1722年)。其后经过先民们一百多年的努力,才先后建成上、中、下垸。最终形成统一的大垸,当属更晚。
?澧南垸最大的特点就是垸情险恶。说它险,是因为它夹于澧、道二水之间,三面环水,一到汛期,两水高悬地面,防不胜防。?历史上不知多少次溃垸,至今还有不少以“倒口”命名的小地?名。解放初期的1950和1954年就接连溃过两次。说它恶,因为它是一个“筛子垸”。全垸土层浅薄,表土以下多为深厚的卵?石层。卵石层象个连通器,高洪时即使不溃垸,垸内也是一?片黄汤。稍有干旱,外河水落,垸内水枯,严重时饮水也有困?难。
?解放后,全垸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使澧南险恶的垸情垸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当数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七十年代的农业学大寨高潮中,全垸统一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千百年来的旧垸貌从此换了新颜。其中全垸人民投入最多的是增强抗洪能力和改善排灌条件。
增强抗洪能力
?澧南垸属非国家确保垸,较之澧阳、澧淞等国家确保垸,?堤防建设在全局的位置稍次一等。而且七十年代又是一个以干?旱为主的年代,当时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点是解决干旱问题。?但是,澧南垸毕竟有27000多人口和27000多亩赖以生存的耕?地,水患一直是全垸人民的一块首要心头病。?因此,作为当时?澧南公社的党委和革(管)委领导班子,对防洪问题始终不敢掉?以轻心。
?澧南垸的一线临洪大堤将近21000米,堤身普遍低矮,堤?基非常脆弱,几乎全是险工险段。其中澧水大堤约11000米,?除刘家河以上有两个江心洲(揭家洲和刘家洲)可作屏障外,其余?全部当冲当风。大堤基脚以下都是卵石层,堤?身又多为沙质土壤,一到汛期,沿线管涌、渗漏层出不穷。接?近1?0000米的道水大堤,大部?都是两水夹堤,汛期外垮内崩比比皆是。
?当时进行堤防建设,重点是整治险工险段。基本的方法,?一是加高培厚大堤,二是裁弯取直,缩短临洪大堤。
?加高培厚大堤,对澧南垸来说,难度是相当大的。其一,?以受益人口而论,人均负担临洪大堤1米,劳均负担2米,力?量严重不足。其二,堤外缺少外洲,堤内尽皆耕地,无土可取。?强行从垸内取土,不仅减少本来就很紧张的耕地,还要形成新?的两水夹堤。但是,堤垸安全涉及全垸人民的生命财产,困难?再大也要放在第一位加以保证。因此,公社党委和革(管)委把加高培厚大?堤作为澧南垸的一门必修功课,始终常抓不懈。在每年完成大?量外出工程和垸内工程任务的同时,对大堤的“油修”从来没?有停过。只要堤外有土可取,运距再远也要加以利用。无人居住的刘家洲,遥居澧水中流,与澧南大堤隔水相望,也?曾被取土修堤。垸内地势稍高一点的地方,结合平整土地,也?都作了修堤的土场。乔家河的山冈土,?曾被运到刘家河修堤。?实在没有土场的,就只好牺牲少量耕地了。这样,一般每年秋?冬全社都要完成数?万乃至数十万个工日和土石方(最多的1973和1974年,年完成土石方达80万方)。通过逐年积累,?到80年代初,澧、道二水大堤的堤顶高程普遍达到了45——48?米,面宽达到3——5米,从地面到堤顶的高程平均达到?9米以上,御洪能力较前大为提高。这是整个七、八十年代,即使在1980年超历史特大?洪水面前没有溃垸的重要原因之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