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更新 - 网站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高中家园网 > 大学资讯 > 正文

蒙泉镇中心学校毕业证样本(5)

来源:高中家园网

蒙泉镇中心学校

这一时期,学校大力实施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学校坚持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人才观,大力深化教学改革,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着力抓好课堂教学的优化,课外活动的开展、奥赛培训和后进生转化工作。1996年,学校开展了优秀课评选活动,并作为制度沿袭至今;从1996年开始,学校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了重大调整,除了音乐、美术、体育、劳技、科技等科目课时有所增加外,活动课的时量也大大增加,学校同时成立了书法、绘画、修理、舞蹈、演奏、摄影、科技制作、业余写作、信息技术、体育等多个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在专任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定期开展活动,学校还经常开展与之相关的各类比赛,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找到自我发展的路子,展示才华的舞台。1999年,学校成立“春蕾”文学社,创刊《小草》;从1997年开始,学校把对后进生的转化定位到人,并对转化效果进行评价验收,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由于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方法得当,因而取得了显著效果,从1996年中考到2005年中考,10年内共为石门一中和芷兰学校输送了152名优秀毕业生,学生一次性毕业合格率均不低于95%。2000年中考,有14名学生被一中录取,3名被芷兰学校录取;2001年中考,被一中录取的学生达到了创纪录的25名;2003年中考,又有15名学生被一中录取,其中贺梦龙、杨帆、易娟娟三位学生进入全县成绩总分前30名。学校中考综合评估从2000年到2004年连续五年进入全县前十强。在已完成高中学生的本校毕业生中有85%升入到本科院校深造。2000年考入四川大学的易玲,2002年考入北京电力大学的潘峰,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朱红军,2003年考入北京大学的覃健,考入中南大学的康炜,2004年考入国际科技大学的蔡飞,2005年考入中南大学的张正华等,就是这一时期优秀学生中的杰出代表。1997年,校女子篮球队代表镇教育办出征县篮运会,获初中女子组第一名;2000年,学生杨勤在县田运会上,三级跳远破县纪录,获女子组该项目冠军;2005年,校女篮再获组队权,代表镇中心学校出征县篮运会,获第四名的佳绩。这一时期,在上级举行的各类学科竞赛中,学校先后有100多人次获县级以上奖励,学生在县级以上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近百篇。

办学规模

学校通过政府扶持、财政拨款、社会资助、学校自筹等多种方式,

蒙泉镇中心学校

多方组织资金,进一步加大了改善办学条件的力度,适度扩大办学规模。从1995年开始,学校掀起了基础工程建设的高潮。1996年底,投资210余万元的教工宿舍楼竣工投入使用;2003年底,投资82万元的高标准学生宿舍楼竣工;2004年投资56万元的高标准师生食堂竣工;2004年下半年,又斥资20多万元,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对学校花园的整体改造。随着这些标志性工程的相继完成,学校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规划布局更趋合理。为顺应素质教育的潮流,学校在搞好基建的同时,也有条不紊地进行了教育教学设备的添置和更新。从1995年开始,学校大批量购进图书,校图书馆规划急剧扩大,到2004年,藏书己达5成余册,安排有专门的管理员,配置了专门的阅览室,对全校师生全天候开放。1997年被立为石门县乡镇中学图书馆的样板,图书实行了电脑管理;1996年,完成了对理化生实验室的高标准改造,并相继购置了大量的实验器材和仪电设备,1998年顺利通过了省教委组织的“普实”验收;1998年,学校相继建成了高标准语音室,拥有四十多台电脑的计算机教室,同时建起了远程教育卫星接收系统;1999年,购置了一台两万多元的一体机;2003年学校再次投资7万多元建起了多媒体教室,开通了互联网,紧接着又投资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实行分年级集体办公。通过对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系列改造,学校彻底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学校办学规模在这一时期有所扩大,2001年下学期,开设了十四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800余人,在职教职工52人,创办学以来历史新高。师资力量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

高中生家园网 www.17qsd.com 联系QQ:80592977 邮箱:80592977@qq.com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高中家园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