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骆驼坳中学毕业证样本(4)
——及时对高二、初二采取措施,实行按文化程度编为快班、慢班。学校提出苦战一年达到相应学段水平的要求,安排得力教师,为备考日夜苦战。
——责成后勤,克服一切困难,增建校舍,添置课桌凳,保证教学供给,全力以赴为高考服务。
——加强教务处的力量,配备正副教导主任3人,设专职教务员1人,重组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体音美教研组,加大教研的力度,加强对教学的领导和管理。校长、主任带主课,教好一科,管好一片。这一年高考成绩较好,录取22人,在全县排名第二。
1979年高考取得全县第一的成绩,升学绝对人数比县一中多2人,受到县教育局的奖励。其中理科学生郭盛桥总分居全县第一名,被北京大学录取。
1980年,罗田实施高中第一次布局调整,骆驼坳中学属于保留的五所高中之一。本校规模进一步扩大,高中招生范围扩大到罗田南片,包括石桥铺、匡河、古庙河等乡镇,学生人数有所增加,学校根据办快慢班弊多利少的教训,改为在高一、初一起始年级办重点班。配备骨干教师把关,规定升学任务,积两年之艰苦努力,确保提高升学率。
1981年,高中从当年招收新生起,开始向三年制过渡。同年,招生依黄高、师范、一中、乡镇高中顺序分级录取,我校为乡镇高中,属第四批录取学校,新生质量大为降低。
1980—1983年,这个时期的教学,师生热情高涨.日夜加班加点。其备考趋向大体经历如下三个阶段。一是“汗水+时间=质量”的苦干,二是“汗水+时间+方法一质量”的巧干,三是统筹安排,互相配合,提高总分上线率的“打总体战"。
1982年高考取得突出成绩,升学率比县一中高出10.6%评为地区先进单位,学校党支部书记胡幸洲出席黄冈地区高考总结大会,并代表学校在大会上作高考经验介绍。
1983年,卢氏祠初级中学并入本校。
1984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秋季,白莲、三港初级中学撤消,师生并入我校,高中招生范围扩大到三里桥、北丰,学生人数近干人。学校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抓了几件大事:
人事制度改革,在全县率先实行招聘制。通过教职工选举.瞿顶怡同志任校长。随后,由校长招聘教师。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置于智育同等的地位。
更新教育观念,实行初中与高中并重,应届班与复读班并重,升学率与为当地培养合格人才并重。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
扩建食堂、更换灶具、改水改电,后勤工作有了起色。
最为重要的是广大教师认识到,以乡镇高中的学生基础,用数倍于重点中学教师的精力片面追求升学率是不切合实际的。只有全面理解中学的双重任务,从实际出发,立足于乡镇中学,既要配备精干力量,确保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更要加强力量.建设一流的学校,争创一流的教学效益,最大限度地为当地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才是乡镇中学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