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毕业证样本(10)
学生运动通过长期坚持参与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学校进一步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服务地方的能力,逐步发展成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服务基地和社会文化创新基地。
对此,合肥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大力支持,并把“支持合肥学院加快建设和发展”分别写入市党代会报告、市政府工作报告和合肥市发展规划。
2010年,由合肥市财政投资1.3亿元、在合肥学院建设、承担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五项球类比赛的综合球类馆交付合肥学院管理和使用。
2011年12月,合肥市委市政府一次性化解学校3.24亿元人民币的债务,为学校向合肥大学迈进提供了强有力地动力。
2013年,合肥市政府投资1800万元对合肥学院校园环境进行整体提升,合肥学院绿化提升工程是合肥市绿化标杆工程,绿化提升后的合肥学院被称为是“花园中的学校,城市中的花园”。
科研交流学校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与经济开发区、周边企业和国外高校的合作,发挥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欧盟亚洲链、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德国国际交流与发展中心(CIM)等项目顺利实施,中德过程与新能源技术、生物质能源等项目开展合作。安徽省与德国下萨克森州合作项目中德环境技术转化中心开始建设。
2003年以来,学校多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国家开放实验室研究项目、国家863计划研究子项目,省“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市级、院级研究项目40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0余篇,获国家发明9项,获省、市科研奖项十多项。2人获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1人获第六届安徽青年科技奖,2人被遴选为合肥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7-2009三年被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论文121篇;学校成功主办中德韩三国四校“新时期青少年教育和体验学习国际研讨会”、“中韩新农村建设研讨会”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等大型学术会议。
2013年,学院科研和服务地方能力明显增强。国家级项目立项取得新进展,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基金项目2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2项。公开发表论文被国际检索(SCI、EI)收录75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及编写教材50部。与中科院过程所共建的院士专家工作站挂牌成立,安徽深装合大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运行顺利,合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建成投入使用,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环巢湖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在学校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