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在学校和在家“判若两人”?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觉:孩子在学校是乖乖仔,在家却成了小霸王;学校里对老师言听计从,家里却对父母视若无睹;学校里积极帮助同学做值日,家里什么家务都懒得做……
生活中这样“两面派”的孩子其实并不少见。有的孩子,甚至只听老师的,只怕老师,只要一提老师,父母的要求都能乖乖地完成。
——1——
为什么孩子是个两面派呢?
首先,社会心理学中有个理论叫“群体动力学”,主要观点是,个体的行为是由个性特征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个孩子的行为是由他自带的人格和所处的环境共同作用产生的。而人格与环境也是会相互影响,一个人所在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同伴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都会在他人格形成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总是喜欢融入跟自己类似的群体。
这个图告诉我们,环境是影响孩子行为表现的关键因素。
——2——
家和学校三个不同
第一:老师给孩子树了明确的规矩,而父母没有。
学生们在学校里有哪些规矩呢?我们来一起看下。
这些规矩是必须做到的:
按时到校。
衣服整洁。
见到老师要问好。
课前准备好书、准备好笔。
坐姿笔直。
低年级的双手还要背在身后。
认真听讲。
认真做随堂练习。
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放学后按要求完成作业。
······这些规矩是不能违反的:
上学不能带零食。
上学不准带手机。
不准说脏话。
不准动手打架。
上课不能交头接耳。
不准传小纸条。
不做小动作。不能影响别人听课。
不能抄作业。
考试不能作弊。
……类似的规矩还有很多,有了这么一套规矩,老师面对班上几十个孩子才不会慌,才能掌控局面,保证一切井井有条。
再反观绝大部分家庭,哪有这么明确的规矩?现在大家都一起回想下,你能清晰明确地说出家里的3条规矩吗?家里有成文的规矩吗?
第二个原因:老师给孩子兑现了明确的奖惩,而父母没有。
光有规矩远远是不够的,因为仅仅写在纸上的规矩都是空话,只有真正付诸实施的才叫规矩。
在学校里,规矩的实施就是奖惩。只要表现好,学校里的规矩一定会兑现。老师不会轻易许诺,只要许诺后一定会兑现。可反观很多父母呢?很多时候都是轻易许诺、从不兑现。
最小的事:你快点吃饭,吃完这一口就让你看电视。结果,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