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中学毕业证样本(2)
1941年初,方文冕任校长。暑期,方文浩任校长。9月,学校首次招收学生6个班,其中初一3个班、初二2个班、初三1个班,共计322人。实行公费制,免收学费和食宿费。初一本县学生居多,初二、初三学生大部分来自宣城、广德等沦陷区和邻县旌德,还有驻军的子女。教职工20人,大部分来自外地。至此,作为大后方的前线和前线的大后方,宁国县几乎同时创办了3所中学,另两所为宁属六县(宣、郎、广、泾、旌、宁)联立中学和宁国私立徽光中学(校址均在宁墩),填补了宁国县中学教育的空白。10月,学生持教师自编油印讲义上课。鉴于当时形势,学校确定以“智、仁、勇”为校训。由于日机多次轰炸宁国城区,师生经常转移至树林竹园上课。本年,县民众教育馆毁于日机轰炸,其残存书籍移交学校。
1942年春,学校附设简易师范科,招收具有初中学历的学生1个班40人。下半年,学校成立“宁国县立初级中学白云剧团”,在校内外演出丁玲编剧的大型多幕抗日话剧《麒麟寨》,极大地激发了宁国军民的抗日斗志。年底,校刊《宁钟旬刊》创刊。冬,因宁属六县联立中学迁址旌德,部分学生转入本校就读。本年师生动手开辟5000平米操场,设篮球架、单双杠等体育设施,增加了早操和课外活动课,实行兵式操练。1943年秋,简易师范科改为四年制,收小学毕业生1个班48人。学校发展到8个班,学生367人,教职工增至25人,为建国前在校师生数最多的一年。10月,因入侵宣、郎、广地区的日寇蠢动西向,宁国形势吃紧,学校分地分批向山区集体疏散,局势稍定之后,于11月18日返校。在此期间,宁国县“三民主义青年团”(简称“三青团”,为国民党青年组织)分部乘学生疏散之际,推出鼓动学生入伍国民党“青年军”的计划,受到学校师生的抵制而流产。本年,狮桥乡绅士胡松亭向学校捐资旧币1万元。学校还组织师生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开荒10亩,种植蔬菜,饲养猪羊。1944年2月,杨兆庆接任校长。3月19—25日,学校开展“国语运动周”活动,举办了国语演讲、国语朗诵比赛和注音识字宣传。8月,学校初一始业的41级初三毕业班58人毕业。教员赠联:“凤形山上不见凤,惟见劳燕双双分飞南北;鸭绿江中何见鸭,但有敌舰艘艘航驶东西”激励学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本年,学校体育代表队35人参加了皖南区首届运动会。
1946年1月,凤鸣岗任校长。6月,学校连同县教育界抗议县政府压发1年公粮和教育经费,获省政府支持,县长、财政科长、教育科长等人被处分或撤职。9月,胡荣庭任校长。是月,简易师范科与学校分开,单设宁国县简易师范学校。1947年初,本校与城关其他学校教师及社会名流成立宁阳学艺社,开展时政讨论和教育学术研究,开宁国校际教研之先河。5月,学校和简师17名学生组成宁国县体育代表队赴屯溪参加皖南区运动会。是月,“三青团”宁国县分团部在学校建立基层组织2个。9月,胡守淦任校长。学校各类校舍增至68间,各类教学设备增至721件,但因原沦陷区学童及驻军子女相继毕业或回迁,学生减至198人,教职员减至19人,为建国前在校师生数最少的一年。1948年9月,县立简易师范47级学生42人并入本校,改名为“宁国县立初级中学师范班”。11月3日至5日,学校举行首届秋季运动会,设田径及球类比赛项目10项,参赛运动员250人,为建国前宁国体育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运动会。本年,因简师的并入,在校生增至300余人。
下一篇:池州青山中学毕业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