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面对面:做好教育选择题
BBC纪录片《中式学校: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的播出,在国内外引起轰动。节目最后,“中国式教育”在英国大获成功,但其教育方式却发人深思。与此同时,央视《青春季》的播出,又将我们的目光引向了中澳教育与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撞。中澳两国交换的青春,让我们看到了两国教育差异之余,也为“中国式教育”的改进提供了一条新思路。——编者 近日,我参加了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青春季》节目首映式活动。《青春季》是一档中外教育互动真人秀节目,我校高二学生于震京参加了赴澳大利亚节目拍摄活动,高二学生杨欢月接待了澳大利亚来我校拍摄的学生。 首映式上,四名学生青春亮丽,多才多艺,他们用自己的异国经历诠释了不一样的青春。在为他们喝彩的同时,主持人的提问也发人深思:中西方教育的差异究竟在哪里,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成长,教育互动的意义和价值又是什么?从节目的最初制作到最后成形,我真正体验到了中西方文化、教育的差异。学生于震京所经历的选拔与拍摄过程,似乎就是一个中西方教育碰撞的过程,留下了许多教育之思。 学生为何学:体验还是展示 最初中央电视台到我校选拔学生拍摄《青春季》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应该把学校学生最好的精神风貌展示出来。那么,是学校直接推荐还是自由报名筛选呢?经过一番争议,学校最终决定在高一年级自由报名进行筛选。因为要去澳洲拍摄,又要有看点,英语口语和才艺、沟通能力成为筛选报名学生的首选条件。经过两轮筛选后,两名男生、两名女生脱颖而出。 与剧组一名工作人员沟通中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你们的学生都太好了,缺乏一点小个性、小主张,哪怕一点小缺点。的确,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总在追求完美,希望学生成为各方面都表现出色的人。由于过度在意结果的呈现,而忽略了过程的真实,学生参加选拔也是如此。他们急于展示自己最出色的一面,刻意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于震京回忆与澳洲导演沟通的经历时说,他被选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真实、不做作,不刻意为选拔准备什么,而只是抱着体验异国生活的纯粹想法。 于震京在北京八一中学读初中时,常能在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中看到他的身影。初三毕业后,他参加学校组织的“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实验室发现之旅”,体验了大学实验室研究经历。高一年级的游学课程又为他打开了古都文化之门。或许正是如此丰富的学习生活体验,才让他勇于面对新的挑战。 |
- 上一篇:临汾华杰中学毕业证样本
- 下一篇:深圳学科竞赛调查:细数那些名校“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