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涛:今年中科院新当选的最年轻院士(4)
2014年,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获得诺贝尔奖。此前通过多年研究,徐涛就已经开展了超分辨显微技术的研制,还发展了一系列具有高亮度和稳定性的光转化荧光蛋白探针,这些探针是提高分辨率的核心关键。新探针在众多领域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有效改善了光转化荧光蛋白发展滞后、品种单一的问题,已在超过200家国内外实验室得到广泛使用,应用的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等一流杂志上。
算法对提高超分辨成像的速度及分辨率至关重要。徐涛发展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新算法,受到因超分辨成像而获诺贝尔奖的Moerner教授的好评,认为新算法在不损失定位精度的前提下把计算速度提高了5个数量级,并可提供分子三维取向的信息。
除去这些已经获得诺奖的研究,徐涛手头正在开展一项国际竞争激烈,且有可能是下一个技术风口的研究——冷冻超分辨荧光-电镜的关联成像技术。
2011年,徐涛在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仪器研制专项的支持下,自主研发了一套冷冻超分辨荧光-电镜关联成像系统(csCLEM),并取得了国际领先优势:1)冷冻光学定位精度达到了10 nm,比之前国际报道水平提高一个数量级;2)首次实现了三维空间的关联成像;3)首次实现了哺乳细胞中蛋白相对于细胞器的纳米精度定位。该工作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受邀在2015年美国Gordon会议上作大会报告,被认为是冷冻超分辨光电关联成像的“First proof of concept”实验。
这个项目已经于2016年提前一年结题,仪器研制过程中即开展了广泛的科研合作来回答重要生物学问题,一些阶段结果发表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eLife和Cell Research上。
关心学生的“涛班”班主任
元旦晚会结束后徐涛和本科生合影
教育无他,爱与榜样而已。中国科学院大学“涛班”的学生以有徐涛这样的班主任为傲。
2014年,徐涛开始担任国科大首届本科生1408班的班主任,取名“涛班”。他对本科生特别上心。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科教融合办公室的吕平平老师说:“徐所很忙,为工作上的事儿请他签字都要提前预约,甚至有时候,向他汇报工作都要排队。但,他对学生是最慷慨的。只要有学生在班级微信群里提问,徐所再忙都会回复,哪怕是非常小的问题,哪怕是晚上12点,他看到了也会回复。遇到需要查阅资料,不能立刻给出答案的问题,他会马上转达给其他老师,保证最快告诉学生答案。”
涉及到教学的事情,徐涛也总是要第一时间解决。吕平平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次,学生在群里抱怨实验课被延迟了,徐涛立马打电话给吕平平,问“仪器到哪了?什么时候能正常开课啊?最晚要保证4月底开课。”他给本科生开设的生命科学导论和普通生物学实验两门课,虽然都有教师助教,但仍亲自为学生答疑解惑、查阅学生作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