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更新 - 网站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高中家园网 > 校园在线 > 正文

李庆忠:情定石油的物探人生(2)

来源:高中家园网

在从事一线测量工作的同时,李庆忠并没有忽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针对自身大学期间学的是物理专业,地质学知识欠缺的问题,他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抓紧一切时间补习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地史学等知识。后来,为了弥补在地震方法研究中的知识缺憾,他又进一步强化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这些都为他日后在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创新突破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新疆的8年时间,李庆忠从一名青涩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物探队员。8年里,他与队友们一起跋山涉水,几乎走遍了整个新疆,用勤奋和专长,探明了准噶尔盆地的地质构造,并构建了新疆地区的重、磁、电基点网。

1960年初,大庆石油会战打响。根据组织安排,李庆忠也加入到这场声势浩大的“战斗”中。不到两年时间,李庆忠和队友就把整个松辽盆地的区域性六大层构造“宝塔图”做了出来,使盆地的构造演变情况一目了然。此举为日后国家更好地开发松辽地区的石油资源打下了良好基础。

从“几何地震学”到“波动地震学”

1964年1月,中央同意组织华北石油会战。同年3月,李庆忠又转战东营,与广大参战职工一起在“青天一顶,碱滩一片”的艰苦环境中拉开了开发建设胜利油田的大幕。

当时在石油物探领域普遍运用的传统几何地震学认为,地震波像光一样传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类似乒乓球的反弹射状,这种类比方法也是传统地震勘探绘图、成像、计算的理论基础。1965年,在开发胜利油田过程中,经常出现地震资料在复杂构造上与钻井资料不符的情况,有时深度有偏差,有时断层位置不对。李庆忠从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的差别出发,结合光的衍射作用,考虑到地震波的波长很长,一般为80-150米,与其说类似乒乓球的弹射,不如说是以波动的形式在地层中传播。一旦遇到断层就会产生绕射波,造成地震记录上“层断波不断”的现象,并且小断块反射能量下降,消失在干扰背景之中。李庆忠考虑到,如果不把绕射波收敛起来加以归位,便不能真实地反映地下断块的形态。

李庆忠大胆假设提出了波动地震学的重要推论:“一个反射主体,两个绕射尾巴”、“地层断,波形不断”、“短小断块的反射波消失在背景之中”等等。当时,却不被人理解,有的人认为他是胡思乱想,甚至嘲笑他:“哪里来的那么多尾巴”?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李庆忠的观点得到了俞寿朋、刘雯林两位同事的赞同和支持。1965年,他们共同计算了大量地震波的衍射花纹(绕射波形),从理论上证实了地震波的波动性质和特征。1966年,李庆忠经过多次试验考证,完成了《波动地震学》的手稿。当他准备深入研究这一理论,进一步加以完善推广的时候,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李庆忠被批判成“三脱离”的典型、“反动学术权威”、“抹断层专家”,并没收了他的手稿和图幅。李庆忠也被下放到地震队参加劳动。

高中生家园网 www.17qsd.com 联系QQ:80592977 邮箱:80592977@qq.com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高中家园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