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青:用心描绘工程世界里的那抹海洋蓝(3)
教学:做一名严慈相济的教师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既要做好科研,也要搞好教学。”王树青坦言,在教学这条道路上,他经历了一个逐步摸索的过程。“早期对学生还是批评的多一些,鼓励的少一些。后来,发现效果也不是很好。”于是他就反思自己上学时,老师是怎么教育自己的,慢慢地转变培养方式,尽量为学生营造宽松融洽的学习氛围,但该严的时候,也一定会严格要求。“我现在相对平和了很多,是严慈相济”,他笑笑说,我不会要求研究生几点之前必须到实验室,也不会规定他们在老师没下班之前不准离开,“但是,你既然选择了读研这条道路,就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里面。投入研究的时间不够,即使你很聪明,也是做不出优秀的研究成果的。”在学生杜君峰眼里,王树青表面很“冷”、很“学术”,但交流起来,还是很温和的。“一开始觉得他好严肃,太‘学术’了。接触多了,就觉得很好相处,很随和的一个老师。”杜君峰坦言,“我们经常没有王老师来的早,但他榜样带的好,我们心里也有压力。”“严也好,慈也罢,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希望学生在读书期间得到应有的科研训练,把他们的科研素质和能力培养起来。”王树青表示,这是他多年为人师者的心得总结之一。
《流体力学》、《波浪力学》是王树青主讲的两门课程,前者曾于2008年获评校级精品课程,为了教好这门课程,他可谓费尽了心思、下足了功夫。“这门课用到的数学知识、力学知识较多,而且有大量的公式推导,不仅难,而且有些枯燥、单调。”曾经上过这门课的学生宋宪仓回忆说,“王老师备课很好,公式推导清晰,还有动画、影像教学。”
《流体力学》是海洋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结合该课程对数学知识、理论力学知识要求较高的特点,王树青创造性地构建起了以“预备知识-基础理论-工程应用-实验教学”为内容的课程体系架构。在多媒体教学中,他充分吸收传统板书授课的优点,创设“步进式”教学法,并穿插一些重要海洋工程的影像、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为了避免课堂教学的单调、枯燥,使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更好地结合,他还别出心裁地编制了“趣闻流体力学集”,上过这门课程的学生,大都记得他在课堂上介绍的那些有趣的现象,如足球场上的“香蕉球”、高尔夫球表面为何布满小坑、两船高速并排行驶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故等,皆在启发学生思考中使其领会了课堂所学。2007年,王树青结合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经验积累,撰写了《高等学校工科流体力学教学手段改革的思考》一文,刊发于《中国海洋大学高教研究》上。在《波浪力学》教学中,针对适用于海洋工程专业学习的教材匮乏的现象,他边教边思考,经过多年的梳理和总结,于2013年出版了《海洋工程波浪力学》一书,这本书既融合了他多年来从事海工研究的重要成果,也蕴含了他对波浪的独特判断与理解,既可以作为初学者的入门教材,也可以作为研究生的学习指导用书,深得学生的喜爱和同行专家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