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师者马文: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2)
与此同时,马文组建了一支学科背景丰富的科研团队。除语言学外,还有不少成员分布于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其他专业。为了让团队研究更具现实意义,他积极推动与医院的合作,合作名单中不乏美国麻省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实力雄厚的国内外著名医疗机构。提升团队专业度和社会认可度,在马文看来非常重要,所以纵使有医院顾虑这种基于语言学的神经系统疾病研究方法太新颖而怀疑它的作用,马文的团队依然不懈地用科学的方法验证其有效性,从而带领团队通过踏实努力,一步步成长壮大。
数十余年如一日,马文主动提升,勤勉学习,2004年刚到山大执教便被破格评聘为副教授,又用短短四年以至少双倍的科研成果从副教授破格提拔为教授。“我挺勤奋的”,回想起当时那段特别的奋斗经历,马文淡淡地给出了这样的解释。科研成果的取得离不开背后的努力与付出,加上繁重的教学、行政工作,忙碌成了马文的工作常态。“任务确实多,熬夜很常见”,一边说,他一边摸着自己斑白的头发笑了起来,“要不然怎么长这么多白头发呢?”
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马文出生于教师家庭,他的父母、兄嫂均是老师,这也直接影响了他自己后来成为一名教师。“喜欢学校这种氛围,喜欢与学生待在一起”的马文,自1998年登上讲台,至今执教已19年。“至于这么多年自己的变化嘛”,马文沉思了一会儿,“可能是看到一代代的学生在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我作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强了。”
教学是马文承担的一项主要工作,目前他从事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的教学与指导工作,每年都超额完成教学任务。“不同年级的学生,教育方法是不一样的”,谈到这个,马文仿佛打开了话匣子,仔细解释起来。在本科生课堂上,除了传授课本知识,马文常常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意识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
之前,他担任过学院本科生班的班主任,所以很了解本科生心中的迷茫,“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读研还是工作”,为此他特意开辟了“一对一”沟通渠道,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帮他们排忧解难。“没有次数限制,想来就来”,随意又爽快,“尽力帮学生树立一个大的人生规划,在我看来这是最重要的。”常常是学生们无措地叩开马文办公室的门,目标明确后又释然地离去。
对于硕士,马文主张“当博士生来培养”,并用古语“取法其上,得乎其中”作解。据2016级硕士研究生李缘说,自己老师平时布置的任务相对比较多,当然也就提供了更多参与高层次科研、提升自己的宝贵机会,对此学生们不但很少抱怨,反而非常感谢这“甜蜜的负担”。马文与学生间的交流“不是一般的多”,这种交流更多体现在对学生研究方向的启发上。在每星期例行的研讨会上,他会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和研究成果,给予学生们灵感,层层引导大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点,进而深入下去开展研究。这种方向的点拨和引导,对学生来说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