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逼迫人才培养变局(2)
构建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
制造业从业人员中高级人才短缺、初级生产加工人员占比过重的不合理人才结构,是制约我国制造业优化升级的瓶颈,这与我国单一的人才培养体系息息相关。为了适应当前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一带一路”发展规划的需要,必须突破囿于学校教育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在人才培训方面的积极作用,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直以来,职业教育是培养制造业人才的主要阵地,为制造业输送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并且基于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职业院校毕业生具备更强的实操能力,满足了制造业生产加工环节的用人需求。但在当前形势下,仅仅依靠职业院校为制造业培养人才是远远不够的。与职业院校相比,应用技术型大学应该为制造业培养出具备更高水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以此来弥补我国制造业人才队伍在该方面的不足,推动人才结构分布逐步趋于合理化。至于更高阶段的研究生教育,可将培养目标定位于研发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撑。
除了学校教育之外,还应当发挥制造业企业、行业协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企业的用工需求决定了学校输出人才的就业状况,并且作为接收吸纳就业人员的场所,企业对其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评价最有发言权,所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应该承担重要角色。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制造业企业参与其中,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实习机会、派遣技术人员教授实训课程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还应当发挥各行业协会在组织和协调行业人才培养活动中的作用,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通过企业、行业的参与,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匹配性,也能更好地满足企业自身的用工需求。
创新制造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带一路”对制造业提出两大要求,即对内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对外实现向沿线国家的有序转移,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构建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制造业人才的从业能力和水平。
本土化是要立足于我国的发展情况,坚守自身的定位和特色。在过去的发展中,我国制造业依靠大量资源、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取得了较快发展。但随着经济发展深化调整期的到来,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也进入了全面转型升级阶段。加快传统制造业的转移和改造,优先发展新兴产业,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行业,已经成为加速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所以,对制造业人才的培养要立足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态势,紧密结合我国制造业正在调整、改革的实际,针对不同子行业所产生的变化及用人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向和重点,使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满足制造业的实际用人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