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第二中学毕业证样本(3)
1952年秋,开始招收高中一年级学生,高、初中在校生达到了1031人。学校自1952年始,贯彻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定(草案)》、《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和响应毛泽东主席提出的“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三好号召,鼓励学生创“三好”全面发展。实行人民政府制定的《人民助学金实施办法》,招收农村学生,使广大工农子女入学就读。为增强学生体质、实行“劳卫制”锻炼,减轻学生负担,改善学生健康状况,贯彻《中学生守则》进行德育教育。在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指导下,全校师生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学校始终抓住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环节,开展教育理论学习,深入研讨教学大纲,钻研新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开展集体备课,观摩教学、制作教具、图表标本等一系列有力措施,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显著,工作成绩斐然。在建国后的短短几年里,使学校工作走上了向规范化发展的轨道,形成了以教学严谨,考试严格,管理有序而著称的良好校风,至今绵延下去。
1955年首届高中毕业生80人参加全国高考,录取76人,占报考学生的93%。同年还选送五名出国留苏学生。此后,至1960年历届高考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升学率,皆占报考学生的90%上下,1961年至1965年国家调整招生名额,大学招生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学校升学率仍始终居省重点中学前列。使学校声誉大振。校体育代表队参加省、市体育竞赛多次获团体第一,多次打破省、市记录,先后有十数名运动员输入省队,学校航模小组,参加全省比赛荣获第一名。使学校声誉大振。
烟台市第二中学1957年始,学校贯彻执行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提出的“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采用土洋结合的办法大办工厂”的指示。积极开展勤工俭学、大办工厂。先后办起13个小工厂,1959年合并成9个,并有农田、菜地24.7亩,把生产劳动列入正式课程。1958年选派30名高一新生,到市内几个工厂培训技术骨干、建立起校办工厂“烟台二中机械厂”,并由小到大,自制车床,不断取得教学,生产和科技成果。学校规模亦在不断扩大,1958年秋招收高中一年级8个班,574人高中入学,高中达到16个教学班,全校36个班,高、初中在校生达1741人,住宿生最高达600人。教职工增至102人,其中教师73人,为烟台地区最大规模学校。
1959年烟台二中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60年省教育厅确定学校为《十年一贯制》(小学五年、中学五年)学制改革试点学校。秋季开学、招收教改一级新生两个班入学,使用《十年一贯制》部编教材授课。后相继招收教改二、三、四、五级各两个班,1965年改为教改试验六年一贯制,招收教改六级共6个班入学。学校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首位。在校党支部领导下,发挥团委会、学生会、工会等组织的作用,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教育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革命的人生观。1964年学校定“团结、紧张、艰苦、朴素”为校风。烟台二中的学生,大多都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尽能服从党和国家的需要,遵纪守法,响应号召,积极行动。自1955年国家《兵役法》公布后,历年都有一批优秀学生应征入征,或入军校深造,有的走上军、师级领导干部岗位。广大师生在参加历次的政治运动,以及校内外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皆能奋勇当先,有突出表现,深得社会各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