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更新 - 网站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高中家园网 > 大学资讯 > 正文

新野第一高级中学毕业证样本(3)

来源:高中家园网

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日军空袭,1939年秋,学校迁至王集乡西赵庄村,后又转移到樊集乡太山庙。期间,张子择(从善)任校长,教务主任周行修。学生4班200人,其中师范1班45人。后由4班扩大到8班,学生400多人。学校工作受到省厅表扬。

1946年抗战胜利后,学校搬回县城。太山庙留4班,回城4班。春,将南关私立淯滨中学并入,校长由张从善任之。

1947年11月,新野解放。1948年8月,在县城山陕馆(现南关初中校址)建立“桐柏区第三专署新野县初级中学校”,招收一、二、三年级各1班,共132人。校长乔增锐,教导主任张镜堂。因当时政局不稳,形成地方拉锯战,县中停办。

1949年5月,在南关小学招初中试验班1班,学生53人,教师2人。1950年5月该班迁至乾明寺(今县人民医院处),同时将县短期师范班并入。9月招一年级2班,共4班,139人。校长由县长宋步祺兼任,副校长张镜堂,教导主任白光恩,总务主任王团沙。所有教室、办公室、宿舍均为寺内旧房舍。

1951年秋,招一年级2班,共5班292名学生,教职工15人。

1952年春与师范班分开。秋季招生4班,共178人。继而在樊集乡太山庙设立分校,分去4个班(因当时只批准新野一个初中)。1953年招5班新生,全校11班,共409人,教职工34人。校长由县长王伯珍兼之。新盖瓦房教室32间,新旧房舍118间,图书3047册,仪器85件,运动器材8种,学校占地面积26978平方米。1954年全校15班,共592人。8月县中分校改为“新野县第二初级中学校”,本校定为“新野县第一初级中学校”。1955年发展为17班,在校学生847人。开设课程有:语文、几何、代数、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植物、体育、音乐、美术。升学考试只考语文、几何、代数。

50年代初,学校贯彻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开门办学,面向工农。紧跟政治形势,着重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组织师生学习时事政治,开展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活动,提出“读英雄书,走英雄路”的努力方向,树立为新中国建设服务的思想。教学中按照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的教育思想和模式,贯彻“三为主”(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课堂为中心),采用“五步法”(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解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体育卫生工作,推行《劳卫制》。

1956年,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学校增设高中部。7月招高中班2班,102人;初中班4班,全校18班,876人,教职工57人。高中班开设汉语、文学、几何、代数、三角、俄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人体生理解剖、体育。学生学习成绩、操行成绩采用5级分制。当时白光恩任校长,副校长薛桂山、张镜堂,团委书记徐文富。至此,学校成为一所完全中学校。

高中生家园网 www.17qsd.com 联系QQ:80592977 邮箱:80592977@qq.com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高中家园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