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更新 - 网站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高中家园网 > 大学资讯 > 正文

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证样本(12)

来源:高中家园网

许多圣约翰大学毕业生肯定曾有过类似经历。一般主修文科的约大学生,由于在校期间所接受的良好的英语教育往往可以在毕业后去中学里面做外语老师,而那些有志于在各自专业领域有所作为的人身处这样的环境中,心态渐渐趋于平常。

另一方面,那些当年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从事地下工作的中共党员,以及在解放之初参加“北上”、“南下”运动或是在人民大学、革命大学接受过培训的约大学生状况则要好得多,他们多被吸收到党政机关中去。多数医学院及工学院的毕业生接受政府指派走上了能够学有所用的岗位。当然,抛开工作不谈,在当时有一件事是明白无误的,那就是圣约翰大学的学生已不再被人视作社会精英,持有圣约翰的毕业证反倒成为一种人生污点。没有多久,对圣约翰大学的最后一击终于发生了。

那是在1952年,新中国政府开始对高等院校院系进行调整,所有的教会大学在这次调整中被裁撤。实际上,私人教育机构在当时已不复存在。在这次调整中,圣约翰大学的院系被并入到其它大学,具体为:建筑系和土木工程系被并入同济大学;医学院与震旦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合并成立上海第二医学院;政治系,英语系和新闻系被并入国立复旦大学;财经系科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取消农学院被,部分学生转入广东的岭南大学;取消神学院,学生转入南京的宗教学校;理学院并入华东师范大学。此外,约大附中与大同大学附中(1912年创建)合并,命名为上海市五四中学。

在此次院系调整过程中,圣约翰大学的教员也分别去了不同的高校。位于极司非而路①上,上海人称之为梵王渡的约大校园被划归到一所新成立的高校——华东政法学院。后来,一部分作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办公机构。至此,在建校73年之后,圣约翰大学正式走入历史。

至于校园内不少的特色建筑,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作为“根除”帝国主义宗教影响的一项措施,礼拜堂首先被拆除。校园中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之一的怀施堂,②为纪念圣约翰大学创始人施约瑟主教而得名,后来为纪念已故的约大毕业生邹韬奋,30年代中国著名的作家和出版家,而被更名为韬奋楼。

①极司非而路Jessfield,即今万航渡路。
②怀施堂为圣约翰大学早期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教会大学中最早的中西合璧式校园建筑。1895年2月19日落成,为纪念圣约翰的创始人施约瑟而将其命名为怀施堂。1951年3月怀施堂改名为韬奋楼,以纪念该校1921年毕业生邹韬奋。因该楼在华东政法学院校舍中排列在四十一位,故又被称作四十一号楼。

屹立在怀施堂前的纪念坊①在“文革”中遭到拆毁,1992年,经由约大校友会联合努力,在原址上得以重建。曾辉煌一时的交谊室成为储存后勤物资的地方,大楼的地基在不断下陷,成为了一座危楼。

高中生家园网 www.17qsd.com 联系QQ:80592977 邮箱:80592977@qq.com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高中家园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