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予国:寻找海底油气探测的“金钥匙”(4)
2010年春的一个夜晚,在青岛市江西路上的一家茶馆里,来自中国海洋大学不同学科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聚在了一起,他们大都与李予国素未谋面,此行便是专程来听他讲述海洋电磁技术研究的意义与前景的。
“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之前我从未接触过,心里没底。当时我并没有直接答应他要和他一起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谈起那晚的“茶馆会谈”亓夫军副教授对于自己内心的那份担忧记忆犹新。在研读了相关学术资料,搞清了海洋电磁技术的相关原理和应用前景之后,再加上李予国回国干事创业的精神的鼓舞与感召,这位与李予国年龄相仿的科研人员欣然加入了这一团队。
“听完李予国教授的介绍后,特别是他在海外工作的丰富经历,我心里就有主心骨了,觉得海大要想干这件事的话,一定能成。”于新生教授说,虽然之前从未接触过海洋电磁技术,但通过这次交流他与李予国一拍即合。
“当时,王建国教授是我们团队的负责人,即将面临退休,他本可以不用这么辛苦,冒这么大风险去接这样一个难度极大的项目,但为了团队的发展,他还是毅然决定带着我们去奋斗一次。”黎明教授说。
工程学院王建国教授团队承担采集电路设计、王树杰教授团队负责数据记录仪舱体设计加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付玉彬教授团队负责电场传感器、戴金辉教授团队负责中性浮力发射天线,信息学院亓夫军副教授团队负责电流发射系统,海洋地球科学学院于新生教授负责采集站投放与回收系统、李予国带领裴建新等青年教师进行方法研究……很快一个分工明确、学科交叉的精英团队便组建了起来。“离开母校十多年,尽管办学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优良的文化没有变,干事创业的氛围依然在。”李予国说,大家都拥护我、团结我,我很高兴,他们都是想干事、能干事的人。
创新:七年磨一剑,铸就探海“神器”
有了实验室,组建了团队,还要依托一个良好的项目开展研究工作。早在2007年前后,李予国就开始思考回国后的研究工作如何铺开了。2010年,其正式加盟中国海洋大学后,在学校、山东省、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多方的支持下,拉开了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系统”研发的大幕。
起步阶段,许多工作都是从零开始,犹如摸着石头过河。李予国把自己想要的设备的形状、功能、参数讲出来,然后团队成员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去琢磨、去试验、去实现。“团队刚刚组建,都有一个交流磨合的过程,如何让大家尽快理解我的意图,实现我的想法,也是我常思考的问题。”因为团队成员分属不同学院,平时还有各自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专门聚到一起比较困难,李予国就利用吃饭的时间和大家交流探讨研发过程中的难题。“中午吃饭时,李老师就给我打一个电话,一起吃饭吧,我们就边走边聊、边吃边聊。”亓夫军说,日久天长,团队成员都习惯了这种独特且高效的研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