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张建|阳光心态,好导师就应该如此(2)
如果有人认为张建与学生“合作”相处的方式太“现实”,那就错了,因为她管得“很宽”。张建是一个很细心的人,她会在繁忙的琐事之余发现某一个学生几天没泡实验室了,然后抓紧喊来聊天。张建又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她一直认为教学生做科研容易,难的是提升综合素质,而她希望自己培养的学生尽可能完美,于是她努力着,“用三五年的大学时间,让学生有意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张建的理解里,一个学生掌握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具备了足够的科研实力,还不算为顺利进入社会做了足够的准备,因为“现在对科学家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她常对学生说:“学术成果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培养研究生的唯一目的和标准。能够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培养研究生优秀品质的重要方面。”她会从实验室里凳子倒了学生们却视而不见入手,看到小细节背后责任感的缺失,由此制定详细的实验室管理规定,让学生们慢慢适应与人为善、团结协作的科研氛围。她做这些琐事的目的,不是单纯让学生去遵守什么规章制度,而是要教给大家做人的道理,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的期待一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今年刚毕业的袁奕博士是张建比较特殊的一个学生。2013年,袁奕原来的导师调离山大,据她回忆,当时的变动打乱了自己所有的人生规划,深受打击的她想到了退学,也是在这个时候张建走进了她的生命。转到张建门下的袁奕,经常找导师谈心,科研受挫了找、感情受挫了也去找。“我是一个让老师很操心的学生,我也不是她最好的学生,但张老师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遇到她是我一生的幸运。”毕业答辩,袁奕在致谢的时候哭了,因为她想要感谢导师的帮助,“没有张老师,就不会有现在的我,我早在之前就放弃了。”袁奕告诉记者,如今的她回到家乡贵州大学成了一名老师,“这都是张老师对我的影响,职业有很多种,做老师会很辛苦,但很有意义,我想成为跟张老师一样的人。”
做导师,不容易,但很幸福
工作多年,张建在免疫学研究领域承担或参与十余项国家级课题,发表SCI论文90余篇,也曾作为主要成员拿过分量很重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但这些显赫的学术成绩,在一个由学生评选出的奖项面前,似乎不再那么耀眼了。“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这一荣誉的到来,让张建意外,却也感动。她说:“身为老师,能得到学生的理解与认可,这是对我最大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