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学院:舶来的是“花枪”还是良方(4)
记者发现,国内高校探索住宿学院制的路径各不相同。
有的学校以大学一、二年级为对象,与专业学院衔接,主要目标是大学新生适应性过渡和专业教育前的通识教育,比如西安交通大学。另一些学校的住宿学院则贯穿大学本科4年,始终与专业学院并行,比如复旦大学就在今年9月将实行了几年的面向一年级学生的书院,改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四年制书院。
有的学校侧重课外教育功能,十分重视德育,比如汕头大学。有的大学则兼具课内课外双重功能,如上海大学社区学院的一大任务就是为新生入学一年后的专业分流做准备,因此这里成为各专业学院五花八门的学术活动集散地。
周满生告诉记者:“西方大学的住宿学院制也不是统一的模式。像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住宿学院,都旨在帮助一年级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而英国的牛津大学,则是一种有相同志趣的师生进行学术研究、学习和生活的共同体。二者并没有优劣之分,是根据学校的现实条件和历史传统所形成的。”
是“真刀实枪”还是看上去很美
导师制倡导的师生互融,导生制追求的学生自治,多元化活动倡导的全环境育人,以及在专业学习上的多元选择,如果无法实现这些制度指向,这种探索只能是看上去很美
“宿舍不只是睡觉的地方”,“住宿学院以学生为本,专业学院以学科为本”,“让学生既感受到大学校的气魄,也感受到小学院的亲密”,这些曾为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解决了发展矛盾的理念,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但人们更为关注的,还是这种管理方式被赋予的新功能究竟怎样实现。
“在国外,与住宿学院密不可分的一个概念是‘导师制’。”周满生说。我国高等教育课堂规模大,学生与教师接触机会少,一直以来都是高教发展的一个瓶颈。在历史上,耶鲁大学也曾面临过类似问题,正是通过住宿学院和“导师制”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下一篇:高考今日结束 开启更广阔的人生吧